新闻中心 /News
三亿体育月薪两万的健身教练为何纷纷离职?行业深度分析!
三亿体育月薪两万的健身教练为何纷纷离职?行业深度分析!这是一个伤感的内容,作为曾经的高收入的体面工作,到现在纷纷离职,甚至很多S叔认为很不错的教练都无耐离场。
疫情带来的闭店潮、一线健身俱乐部的倒闭,以及行业的萧条,使得健身教练的离职潮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。
我们看到三亿体育,一兆韦德、梵音瑜伽等知名健身场馆的倒闭,不仅影响了数千名会员的健身计划,也让无数健身教练陷入职业迷茫。
这不仅是商业健身场馆的危机,更是健身教练的生存挑战。健身房倒闭带来的冲击让无数教练离开了原本熟悉的环境,转行,甚至走向完全不同的职业。
数据显示,2023年共有约11.8万家广义健身场馆,其中36447家为健身俱乐部,较2022年减少了8.01%,42177家健身工作室减少了7.36%。今年的,S叔不敢统计了...
离职健身教练的故事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并不少见。在一则「我终于辞掉健身教练的工作」的帖子下,充斥着数百条留言,教练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在职场上的艰辛与无奈。
S叔查了2022年的数据,健身教练的年平均离职率在30%~50%之间。高离职率主要源于教练职业发展不确定性、工作压力大以及收入波动。
加上大量健身房倒闭,许多从业七八年的教练都再健身房闭店的时候安抚会员,有一些甚至教练还没有拿到工资和提成。
许多人认为健身教练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,尤其是在一线城市,健身教练的收入不亚于某些高薪职业,如程序员等三亿体育。
部分教练每月课时超过120节,收入接近两万元,几乎与程序员的薪资持平。然而,教练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。
除了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,还要应对高强度的身体训练、频繁的开会、业绩不达标的惩罚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。
30岁之后,教练们面临着身体精力逐渐下降的困境,许多人选择离职,转向其他职业,如销售三亿体育、消防员等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离职的教练都选择了转行。许多教练选择了成为自由教练或是开设自己的健身工作室。
比如,一些健身教练选择做自由教练,租用场地为会员提供更个性化的课程;也有一些教练开始尝试自媒体,成为健身领域的KOL,如今就连美团都看上了自由教练的入驻。
但是这里也不能直接拿来对比,毕竟各国之间的情况不同,健身行业发展的深度和大众对健身的意识都有较大差异。
健身教练们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,最初是因为对健身的热爱。然而,当行业的寒冬袭来,这份热情也逐渐被现实消磨。
离职的教练们并非逃离,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追寻更高的目标。对于他们而言,离开健身房并不意味着放弃健身,而是找回对健身的初心。
当健身行业的春天再次到来时,他们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,继续站在健身行业的前线,传递健康与热情。